作为一个终身折腾者,笔记软件是必备的工具之一。
因为需要研究的东西实在太多,仅凭大脑的记忆能力是远远不够的,我需要一个记录效率高、方便检索的工具。
所以也有人把笔记系统称之为「第二大脑」。

脑子这么重要的东西,当然得找个好使的。
折腾之路
我最早用的是印象笔记。一开始挺好用,但随着它版本的更新迭代,功能越来越臃肿,界面越来越复杂,使用越来越卡顿,这对工作效率是一个严重的打击。
我一度怀疑是不是我的Mac该换了。

后来,听到不少人提到Notion。

Notion这个简单大方的界面一下就吸引了我,用起来也很顺畅,支持Markdown格式编辑,还支持强大的数据库功能,扩展性非常强,感觉啥都好。
但,对于我来说,Notion有一个重大问题:
笔记数据库保存在它的远程服务器里,在地球上的某一块区域,访问总是不太稳定。

有时候这问题就大了,可能想看的时候打不开,或者写了之后不保存,这不就是绊脚石么。
Obsidian
于是我继续折腾,找到了第三个笔记软件:Obsidian。

这款软件最初的开发团队,就只有两个人和两只猫。

在2020年,他们因为新冠被隔离,实在太无聊了,于是萌生了制作一个知识库软件的想法。
后来,受众群体慢慢扩大到几百万人,产生了一个比较活跃的社区。
我用了一段时间,这块黑曜石(obsidian)已经满足了我的所有需求,包括:
- 笔记本地保存
- 支持Markdown格式书写
- 界面简单,占用资源少,打开非常迅速
- 全局搜索
它全平台支持,无论是Windows还是macOS、Linux,无论是iOS还是Android,统统可以用。
因为笔记是本地保存,因此还可以把笔记放到自己喜欢的同步盘里,这样多个客户端就能同步了。
作为苹果全家桶用户,我把笔记放到了iCloud里,Mac、iPhone、iPad都同步使用,很方便。
你也可以把它放到其他同步盘里面,比如Dropbox、OneDrive、坚果云等等。

扩展插件
Obsidian的可扩展性非常强,可以通过插件,实现各种各样自定义的功能。
在设置里可以找到插件市场。里面竟然有接近2000款插件,看来它的开发者社区非常活跃。

这里说说我的几个常用插件。
1、importer
这是一个笔记导入插件,可以从别的平台快速把笔记导入Obsidian,很方便。

我之前用的是Notion,为了迁移过来,我先在Notion里把笔记导出为一个zip压缩包,然后再用这个插件进行导入。这样,我的所有笔记便无缝过渡过来了。
2、Note to MP
这款插件可以将笔记内容导入到微信公众号。

它还自带了几款比较好看的公众号模板,点击「复制」,直接粘贴在公众号文章编辑器里就行。
简单粗暴。
3、Image Toolkit
这款插件可以方便地从笔记里把图片复制出去。
有时候在obsidian里写好了文章,想弄张图片出去,就非常方便。
4、Image auto upload Plugin
这是一个图片上传插件,搭配上传器(PicGo),可以将笔记里的图片上传到自己的图床。

图床是啥?为啥要搞图床?

简单来说,图床就是一个远程的存储服务器。图片上传到里面之后,会产生一个访问地址。
如果把笔记里的图片都存在远程的服务器里,这样,我在本地的笔记数据,就变成纯文本的Markdown内容了。
以后无论是迁移笔记,还是想把笔记复制到自己的网站上,都异常容易。
这里顺带说下,我用的图床是Cloudflare的R2,量大管饱,免费的额度都已经足够。
Cloudflare不愧是互联网赛博菩萨。

最后,大家可以去它的官网下载安装包:
祝使用顺利。
还有什么其他好的笔记软件,也欢迎留言交流。